“蜡质”如何谁说了算

2020-08-05 16:11:00

初次听到“蜜蜡”这个名字的时候,颇有古意盎然的意境,

只一眼望去便爱上了,

在中国它的名字不再是简单的“yellow amber”,

色如蜜糖,如玉似蜡,取其形色精髓之意称为“蜜蜡”。


 


蜜蜡属于天然有机宝石——琥珀的一种,

主要出产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,

其温润细腻的触感,低调却优雅柔和的色调备受中国人的喜爱,

虽然都是黄色系,可由于出产地域,形成条件等种种原因,

蜜蜡的“蜡质”千差万别,

那我们该如何去选择自己最爱的那一款呢。

 

蜜蜡的透明度是它的分类标准之一,

这也是划分它价值的主要因素,

一般来讲,透明度越低的“蜡质”感就越凝实,从视觉效果上最为贴近它的名字,

“简单粗暴”的讲,不透明+质地细腻柔滑=好蜜蜡,

请注意,这里之所以用的“简单粗暴”这四个字,

是因为决定蜜蜡最终成交价的可远不止这两点。


 

从科学角度上看,“蜡质”实际上就是包含在蜜蜡内部无数微小气泡聚集在一起的程度,

这些小气泡的大小、数量和密集的程度与“蜡质”的呈现息息相关,

你可以理解为,当这些小气泡数量越多,越大,蜜蜡便越不透明“蜡质”自然饱满,

可饱满却不能代表品质高,

据研究表明,气泡反而是尺寸越大质地越粗糙,

气泡小而密集,则是蜡质饱满也细腻。


 


蜜蜡中常常会保留形成之初树脂流动的纹理,

除了我们关注的“蜡质”因素,

这些流动的纹理也是关系到蜜蜡颜值高低的因素,

毕竟没有精密的仪器,我们仅凭“肉眼凡胎”可是看不出气泡的所以然,

只要是看上去蜡质饱满质地柔和细腻,流淌其中的纹理自然美丽,

便是非常值得你收入囊中的佳品。


 


与其他玉石一样蜜蜡需要经常佩戴、盘玩才可更加油润,富有光泽,

一旦长期存放、保存不当也会失去原有的光泽,

真蜜蜡经过精心盘玩后会色泽越温润,

也会因为汗酸会引起蜜蜡色凋的变化,

人的体温和分泌出的油脂能够滋养它,使表层慢慢吸收,形成保护的薄薄油层,

这样蜜蜡的表面就不易氧化和干涩。